提要:
  媒介无处不在,我们置身在媒介构建的世界中,媒介同时也是我们身体各个器官的延伸,是我们所看、所听、所想的主要来源。本文以2007至2008年的内地票房过亿电影《集结号》、《投名状》、《色戒》等为由头,对当前大众媒介传播内容中的女性形象的刻板塑造进行分析,试图从传媒影响、文化积淀、传播者心理等层次对此现象进行探讨性的思考,从不同角度说明:媒介是我们获取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从媒介上获得的信息对我们的态度和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关键词:媒介构建、认知真实、女性角色、刻板印象

  回首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在中国内地电影票房一路飘红收入过亿的几部大片,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女性角色缺位的现象。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讲述结义三兄弟的生死情仇,其中唯一的女性配角莲生,是一个背叛夫君,引发兄弟反目成仇的红颜祸水;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中,女性角色更是可有可无的配角,直到下半场才半遮半掩地登场露面,在这部充斥着血性男人气息的大片中做着若即若离的点缀;美国大片《变形金刚》中无论可以变形的机器人还是这个世界中的人物角色几乎统一为男性。为了视觉享受,搭配了一个性感美女;审视好莱坞梦工场的中国元素动画大片,我们可以发现同样的角色分配:这部首次席卷中国市场上亿票房的动画片的十个主要角色中,仅仅分配了一个女性角色——一头有功夫的母老虎。在前五部票房收入过亿的电影中,仅有李安导演的《色戒》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然而从新华网的报道标题“《色戒》有望成为香港最卖座三级片”,我们不难解读出这部片子在观众心中的定位。女主角王佳芝一时集合了间谍、色诱、背叛等等形象于一身。

  再看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亮剑》、《突出重围》、《士兵突击》、《神探狄仁杰》、《大宋提刑官》等等无一不是男性题材剧。

  本文将尝试分析传媒构建的认知真实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对背后的深层原因做一些尝试性的思考,并探讨这样的一种认知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和重塑 

  人们经常把媒介看成反映周围世界的镜子。新闻每天报道世界上发生的事件;娱乐节目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电视剧、杂志和小说反映了人们当下关注的焦点和问题;广告则反映出市场的需要和需求。然而,反映论并不是唯一看待大众传媒的角度,“媒介不仅仅是世界的反映,它构建了一个世界,并进一步成为人们认知中的一个真实世界。”。(1)在法国思想家、情境主义电影艺术大师居伊·德波看来 “从生活的每个方面分离出来的影像群(images)汇成一条共同的河流,”,这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影像世界。” “景观不是影像的聚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2)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注意到了此种现象并冠名以“媒体奇观(meidia ectacle)”现象。依照凯尔纳的观点,呈现、制造景观的是媒体。这种新的媒介景观是指“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

   通常,媒介的受众在潜意识中接受了媒介构造的世界观而没有认识到这一过程的存在,也难以将媒介形成的认知真实与真实世界本身区别开来。人们认为某些事件或问题重要是因为新闻对这些事件的重要性进行了暗示。电视上的刻板形象无形中告诉观众不同的人群是什么样的,然而事实上观众对这些人群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在一个景观社会中,我们从媒介中得来的一个重要的认知真实就是关于不同群体的信息。通过媒介我们接触了比实际生活中更加广泛的人群,媒介塑造的人群形象成为我们认知的基础与来源。在中国,上个世纪末的“河南人妖魔化”文化现象能够充分说明媒介传播对群体认知的塑造力量。接下来,本文将回到对媒介上女性群体形象塑造的讨论上,关注媒介女性形象对人们的影响。

二、媒介塑造中的女性形象

  媒介上的女性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对于一个女人形象的代表,媒介都说了什么?是怎样说的?从以下的一些分析和案例中,我们能够获得一些了解。

1、数量上的呈现。
在媒体呈现的景观社会中,女性数量比男性数量少得多。先看中国内地的表现:研究者对我国八家主导报纸(《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文汇报》)新闻版新闻作品研究发现,男性新闻人物在出现频率,被引用频率和被拍摄频率等多方面都远远超过女性,其中在有言论被引述的新闻人物中,男性占91%,女性占9%。男性新闻人物中的职业身份较重要者(如政治领导人,企业团体负责人)占男性新闻人物的70%,女性新闻人物中政治性身份者仅占18、7%(4)。

  在小学教材中同样存在此类型的现象。《全日制学校小学课本语文》(1979年—198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版)中,书中插图明显地男性多与女性,高年级尤为严重。且女性多是保育员、营业员、纺织工人等形象,而男性则多为科学家、文学家、解放军等形象。书中的166篇故事性课文,女性为主角的只有21篇(其中8个是小孩和小学生,7个为一般群众)。而书中出现的国内外革命领袖、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及著名的历史人物无一是女性(5)。

  对于当前占主导地位的电视媒介的考察也看见一斑。有调查表明,在32个省、区、直辖市以上的电视台中,仅有7家电视台有专门的妇女节目,约占22%。妇女节目的播出数量也比较少。据估算,7个台每周播出470分钟,约8个小时,占这7个台周播出总时数(约441小时)的1.8%。大部分妇女节目没能占据晚间的黄金时间段,使节目难以产生社会影响(6)。在节目主持、新闻主持、记者等公众媒体形象行业中,男性占了绝大多数,虽然新闻播音员和天气预报节目的播报员中有一小部分女性。

  同样的模式我们可以在美国,这个全球化生产的文化帝国找到。通过对美国20世纪最后三十年的电视节目角色内容分析发现“黄金时段电视节目中男性的数量是女性的两倍,儿童节目中男性的数量是女性的四倍还多(Fejes,1992;Signorielli,1993;Thompson & Zerbinos,1995)。” “在电视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全部是男性的节目一直是司空见惯”(7)。许多体裁的电视节目中,如新闻,综合节目,大部分的角色一直都是男性。

  至于电影,美国学者尼克·布朗这样评判:“其一,大多数美国电影是由男人和为男人拍摄的,而女人则变成了一种景观;其二,从叙事的角度讲,美国影片多将男性表现为主动者,而把女性打发到配角位置上。”(8)中国的电影亦是如此,像《集结号》之类的电影数不胜数,在影片中,要么将女性置于可有可无的配角位置,要么就是根本没有女性的出现。

2、女性角色的塑造

  文学作品是重要的反映社会现实的媒介。而文学在当代却扮演了一出为昔日的男权辉煌大唱挽歌的现代剧。苏童的《妻妾成群》、阿来的《尘埃落定》、贾平凹的《废都》、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更有甚者直截写道《我为什么没有小蜜》(东西)。女人的结局可以借用美国女学者吉尔伯特和古芭的《顶楼的疯女人》一书中对《简·爱》的论述“在男性中心的社会里,妇女的命运不是发疯就是成为玩弄物”。

  1990年,中国第一部电视肥皂剧《渴望》问世,剧中的女主人公刘慧芳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形象:忍辱负重、相夫教子、逆来顺受的“传统美德”的现代版。而她却成为人们大加尊崇的道德偶像和完美的女性人格标本。与之相反,该剧中的另一个知识女性王亚茹则被塑造成自私、傲慢、变态、多疑的丑恶形象,与刘慧芳并处在道德谱系中的两极。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一直影响到《环珠格格》,紫薇俨然是真善美、观音菩萨的化身,而那位皇后则不可避免地具备了一切坏女人所具有的一切品性。在许多电视剧中,女性权利或利益的获得总是以不正当的、见不得人的方式获得,经常自觉不自觉地牵扯到性。

3、 女性职业的刻板形象

  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表明,广告中的女性职业角色有51.6%为家庭妇女,而男性职业角色中科教文卫及领导管理者占47%。广告中女性出现的地点51.5%是在家庭,出现在工作场所的只占14.5%,而男性即使出现在家里,也多为娱乐(31%),做家务的只有5.3%。(9)在网络这个新媒介上,随处可见类似“摩登美饰”、“霓裳艳影”、“冰肌雪肤”、“家居装饰”、“精湛厨艺”、“情感热线”等均归入“女人”一栏下,也是关于女人内容最多的部分,换言之,关于女人的内容仅仅局限于家庭、美容、健身、婚姻、性等传统女性角色的领域。女人依然是漂亮动人、注重外表、呵护家人、没有思想和独立意识的女人。 

4、相貌与外形。

  现代传媒通过各种方式大量制造美女形象。有调查统计,全国发行量较大的面向青年的期刊杂志,几乎每期都用美女为封面的有20余种,约占2/3以上。而且这些形象与妇女的工作、学习、生活毫无关系,所关注的只是美的外表(10)。化妆品、美发用品、减肥产品、日用产品等广告中出现的,无不是年轻靓丽的女性。各种所谓的“选美大赛”、“青春风采大赛”等变相选美活动通过媒体粉墨登场。“女人什么时候最美”也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的女性相比,广告模特的体重比普通女性瘦23%,个子也更高。这种既高又瘦的非正常体型成为了女性形象的代言。

  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一个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知。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协调。在现代媒介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就责无旁贷地担负着这个形成公众“共识”的任务。美国学者格伯纳还认为,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11)。

  大众媒介选择性的传播内容,通过书籍、报刊、电视、网络等途径,以或暴露、或隐晦的方式在大量复制男女角色的陈规定型:“男主外,女主内”;男性的工作就是赚钱养家,女性的任务就是保持美丽。毫无疑问,这种定型是中国传统的、陈腐的、本该式微的价值观和性别观念的死灰复燃。大众媒介通过这种含有性别歧视的传播内容对广大受众的“主观现实”施加影响,于是,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了一代代人对男女社会角色的“刻版成见”,形成了一种基于传统的道德伦理的集体无意识。正应了著名女权主义理论家西蒙娜·波伏娃的经典论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变成的。”(12)在当今以男权话语占主导的父权制社会中,女人永远都是“第二性”的。

  当前,女性刻板形象的媒体现象在各个国家、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由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大众传媒则以各种男权策略传播着含有性别歧视的内容,并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

  要探讨传媒对女性形象扭曲异化的原因,必须追溯历史。中国的女性群体,在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短暂的“辉煌”之后,由此之后的几千年间,都沦为了男性的附属物。中国的女性地位低下,对女性的传统贬抑是通过话语方式(如红颜祸水)和规范(禁忌、礼仪),乃至人身变形(束胸、裹足),使女性不由自主地纳入父系社会秩序中,父系社会以“家”为核心对女性进行统治和监控。中国的女性没有历经过大规模的女权运动,她们只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才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被“赐予”了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而实际上,中国女性在女权意识、群体观念和主体精神等层次上依旧显得势弱,而这显然影响着她们对大众传播的解读体验与反应方式。女性自身尚且如此,更别提整个社会对女性地位长期形成的一种刻版成见:女性是弱势群体。所以说长期的历史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形成了一种根植于文化之树根部的集体无意识。

  参照一下大众传播媒介自身的特点,传媒传播内容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具有以下的因素:其一大众传播的公众性意味着大众传播中的大众信息,这使它倾向于迎合大众心理,包括暗合他们落后的性别意识。同时,大众传播是社会在社会成员中扩展主流文化的重要途径与方式,难免要表现主流文化由传统积淀而来的性别视角;其二大众传播媒介的运作在普遍地商业化,对利润的追求日益蒙蔽推进文明的信念。激发一切可以被激发的需要,把一切可以商业化的东西商品化,实现一切可能实现的销售,包括向更有购买力的男性促销,激发大众容易被激发的性的需求,把女性性对象化、商品化;其三大众传播的信息源是社会组织,尤其是在大众传播的早期发展中,这类组织往往是与国家权力有紧密联系的社会核心组织。女性一直只能在其边缘发出自己的声音,或者寻找男性代言人。

四、媒介中女性形象的影响

  媒介对女性片面形象的呈现,通过反复大量的播放,使受众认为这是对真实生活的反映,这将成为一个我们应当关注的严肃问题。按照大众传播的培养理论和模仿理论,观看带有刻板印象的女性形象节目,对观众不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我们常常低估这种反复接触的效果,在一种集体的无意识中接受那就应当是真实的女性形象。女性更加期待自己的青春美貌,男性更加期待女性的服从与取悦。

  生活中,人们会把媒体对同性的塑造看成自己应当效仿的标准。如果人们自己达不到这样的标准,就会产生失落感,进一步自我贬低。例如,在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关系中,现代女性常常深感力不从心,因为电影、电视、杂志中树立的女强人形象总是样样全能,应付自如,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会导致现代女性产生一种失落感。同样,那些不再拥有年轻时苗条身材和美貌的女性也会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因为没有身材与相貌的女性在媒介中往往是配角中的配角,或者是反面的典型。

  媒体制造的女性形象对儿童和青少念产生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通过对长期看电视和没有接触电视的儿童对女性态度的研究发现,大量看电视节目的儿童“对两性持更加传统的态度,……,他们对两性的态度变得日益刻板印象化。”(13)。研究还表明,一些生理机能的紊乱疾病也与媒介上的女性形象有关联。“在导致少女追求苗条、对身材不满意、饮食紊乱的所有因素中媒介因素占了15%至33%”,青春期的少女在“看了电视上的魅力四射的女性模特或明显肥胖的女性角色后,更可能会表现出饮食紊乱的症状。”(14)

  媒介在反映世界的同时也在构建一个新的现实。人们在无意识中接受媒介对世界的解释,并成为我们记忆和体验的一部份。随着现代大众传媒日益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研究和讨论大众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企望在传媒中构建女性视角,用女性视角看问题;而是期待以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生命感觉等潜在的话语,使女性真正能够享有传播权,能够有女性自己的传播媒介,创造出两性之间共享的视界和文化,让传媒更为全面、真实地建设以对公众生存环境的关怀为基础的统一的文化,让女性成为性别无涉的大众传媒其中的一个结构。对于这一目标理想的达成,相信在现代传媒技术支持下的信息传达自由时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民主化将成为树立新女性形象的解决途径之一。

 1)      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2)        德波:《景观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        凯尔纳:《媒体奇观》,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2页。

4)        冯媛:《解析表象——关于八家报纸新闻版新闻的研究报告》,选自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5)      张德:《从小学教材看性别偏见》,《妇女研究》,1991年第6期第67页

6)      卜卫、刘晓红:《关于中国妇女电视节目的研究报告》,选自《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3期第77页

7)      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8)      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9)      刘伯红、卜卫:《试析我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第2期。

10)  黄杨:《媒介中的女青年形象简析》一文后所附调查,《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2期

1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  西蒙娜·德·波伏娃:《女人是什么》,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版,24页。

13)  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14)  Richard Jackson Harris:《媒介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投诉举报电话:0871-64141426 投诉邮箱:ynjx2013@163.com 

版权所有: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云南记协) 云南省新闻学会
电话:0871-4168212  传真:0871-4141426  滇ICP备:05004575号 公安备案:53010203602020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 Fre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