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进入信息社会,灾难性事件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影像报道因其冲击力强、形象直观等特点吸引着受众。但由于灾难新闻的特殊性,如报道不慎,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提升灾难性新闻的影像传播品味,更好地发挥媒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建设性功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灾难性新闻  影像报道   人文关怀

  从“9·11”事件到伊拉克战争,从印度洋海啸到我国四川汶川地震……进入信息社会,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自然灾难和社会灾难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中,大量充斥于报纸、网站和电视中的影像报道因其冲击力强、形象直观等特点吸引着受众的眼球,在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抢得先机。它们触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对社会群体和个人产生深入持久的影响。然而,与一般的新闻事件相比,灾难性事件特有的反常性、冲突性和破坏性使得灾难性新闻的影像报道存在明显的负面社会影响,在报道、传播中,极易对受害人及相关人员造成伤害和二次伤害,灾难性新闻影像报道一旦过“度”,不仅对传播效果构成危害,很可能给社会民众带来极度不安全感,甚至破坏其基本社会价值观念。因此,灾难性新闻的影像报道应该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即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和情感。影像报道的人文关怀要贯穿于影像报道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

一、快速反应下的影像选择
  “9.11”事件发生后仅仅几分钟,美联社就发出了飞机撞向世贸大楼的快讯与图片;我国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打破常规,从地震发生当天起,就24小时不间断地滚动播出来自灾区现场的报道。当灾难事件突然降临的时候,媒体无论从自己肩负的使命还是从社会群体探索未知的需求来看,都力求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播给受众。灾难性新闻的影像拍摄报道的主题往往是不可预知或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在处理相关报道时,在报道主体、报道手法上,既要发挥视觉传播的优势,又要凸现人文关怀。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片面追求视觉冲击力

  由于灾难新闻的突发性、冲突性和破坏性,致使灾难性事件的现场往往十分惨烈:人的伤亡、财物的损毁、社会秩序的破坏,反应到影像中,就会有大量血腥、痛苦、恐慌的画面。尽管这些都是事件现场的客观呈现,但影像报道不是有闻必录,作为报道者,如果不加选择的拍摄和传播,甚至一味追求所谓的震慑效果,就违背了人文关怀的精神。从传播效果来看,惨不忍睹的镜头和照片往往给受众造成心理不适,反而遭到受众的反感和抵触。例如,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士兵被吊在桥上烧焦的尸体、萨达姆被执行绞刑、恐怖分子对被绑架者斩首等大量的影像镜头,有些人看后出现恶心、呕吐等反应。所以,面对灾难事件,影像记者应该思考选择哪些影像进行报道、进行传播,传播这些影像想达到何种传播效果和传播目的。作为影像记者,任何时候都承担着双重的社会身份——作为记者、采访者的身份和作为普通社会人的身份,在追求时效性的同时,首先要考虑其影像报道是否会对当事人乃至受众和社会造成侵犯和伤害,然后才是新闻的忠实记录者。获得第48届荷赛年度最佳新闻摄影奖的《海啸》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好的诠释,摄影者阿尔科·达塔突破常规,只把死者的一只胳膊摄入了镜头,使新闻信息和死者尊严两不误,可谓独具匠心。

2、把握报道时机,尊重采访对象

   我国四川汶川地震中,某些电视台的播出画面中,总有记者不分场合的递上话筒,对那些压在废墟下或在担架上赶往医院途中的幸存者进行追问的报道。人们不禁要追问,救援的关键时刻,究竟是采访重要,还是让幸存者保持体力,让救援人员抓紧施救重要?还有的记者不顾当事人正处于伤心、悲痛中,逼迫当事人或者其亲人述说不堪回首的灾难。灾难性事件及其受害者无疑是灾难性新闻影像报道的主体,在报道中,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心理,尊重他们的感情,保护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是发扬人文主义精神的首要原则,影像记者应该采取富于人情味的方式接触采访对象,不能单纯为了满足受众需求,而伤害了受害者及相关人员。

  在灾难性新闻的影像报道中,典型人物、典型细节的刻画往往能够能够打动人心,给受众留下强烈的印象。还是以四川汶川地震报道为例,那位一次次冲进倒塌的教室,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救出一个个同学的少年;那位用绳子将妻子的遗体绑在背上,用摩托车送她“最后一程”的丈夫;那位挥别自己襁褓中的孩子毅然奔赴灾区,并为灾区婴儿哺乳的女警察……诸如此类的影像展现了人性的光辉,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感动了世界。要想更好地反映灾难性事件,加入一些表现灾难细节的影像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有时影像记者过度介入受访者生活,或者近距离拍摄灾难性事件受害者及家属也引发了许多争议。约西卡·荷德里的故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美国一个名叫约西卡·荷德里德女孩因为目睹了校园枪击案,而在不知情中成为摄影记者图片报道的主角,她痛苦地仰面祈祷图像被媒介广泛传播后,她一夜之间成为了公众人物,不仅要时时承受心灵的恐惧,还要承受人们异样的目光,对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获2008年第51届奖年度当代热点类三等奖的作品,法国摄影师威廉姆·丹尼尔斯拍摄的《乌干达父亲照料患疟疾孩子》,摄影者与被摄对象一直保持一定的距离,正是这“庄严的距离”开辟出了独特的新闻视角,使被摄者留下了尊严,使读者读出了感动。

3、注重对事态全貌的反映

   灾难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发的、非预期的,影像报道的优势在现场,但受众关注的不仅仅是灾难性事件的表层信息(发生了什么事),对深层信息(为什么发生、有什么样的影响等)同样有强烈的需求。因此,灾难性新闻的影像报道应注重对事态全貌的把握,使受众对灾难性事件本身的认知进一步深化,从而有助于受众在接触媒介影像信息的过程中,了解事态的全貌,达到稳定人心,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的目的,这也是人文关怀精神最大的体现。汶川地震发生后一个小时,温家宝总理就起程前往灾区,在随后几天的时间里,总理奔波在一线,饱含热泪、嗓音嘶哑甚至手臂流血的形象传遍了全国和世界,政府“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获得了全世界的赞誉。紧接着,及时有力的救灾行动、灾情信息的公开透明、社会各界的援助和募捐……全方位地描绘出抗震救灾的全景图画。媒体的影像报道由于置于了更广阔的语境中,尤其是对人、对生命的关怀,建立了传媒与公众密切的情感联系,把握了整体报道方向,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使灾难性事件转化为激发爱国情怀,凝聚民族精神的正面社会价值。
二、追踪报道中的多维视角

  灾难性事件尽管发生在一时一地,但由于它的后果严重,危害性大,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往往会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在这方面,影像报道长线深入的力作同样有待于人文关怀素养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往往对灾难新闻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例如,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发生后,媒体进行了系列报道,其中配发的影像甚至包括嫌疑犯自己录制的手持枪支的各种挑衅姿势。专家的研究表明,校园暴力犯罪尽管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媒体的炒作也成为这类事件不断发生的隐性推手。事实上,灾难性新闻影像报道的切入点可以有很多,单一层次的、单向性的影报道只能满足受众信息层面的要求,而重要的是通过超越信息层的挖掘,使受众对灾难性事件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引发受众思考个体生命的意义、自然与人的关系、社会冲突的根源等问题,使受众在接触媒介影像信息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灾难性新闻的影像报道可以从最初的伤亡情况、紧急救援等转移到减轻次生灾害、实施心理干预、重建家园、建立预警机制等更广阔的话题,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不仅有利于受众更好地理解灾难性新闻的价值,还能够把影像报道放到一个更广阔的层面上去解读。从这个意义上说,灾难过后,人的命运、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人与灾难相抗衡的积极一面都是影像报道在取材中所应关注的。例如,四川汶川地震过后,灾区群众在临时帐篷里乐观地生活,以及受灾地临时小学里书声琅琅等积极、充满希望的电视镜头,就体现了人类在灾难面前的崇高与尊严。再比如说,关于空难、矿难的追踪报道,我们应该把侧重点放在灾难原因的分析,吸取教训,加强安全工作,普及安全知识等,达到警示后人、引以为戒的作用。

三、 总体报道要把握“度”的问题

  在拉斯韦尔、赖特和施拉姆等人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中,都把监测环境放在重要位置。现代社会,天灾人祸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上演,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社会型突发事件,它对于社会群体或个人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人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生,必须及时了解环境的动向和变化,认识和把握环境,协调自己的行为,不断与变化的环境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而随着信息的日益公开化和透明化,媒体对灾难性新闻的报道更加及时全面,灾难性新闻在传播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影像传播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表达形式,通过各种视觉传播元素进行着全方位的报道。防止不恰当的报道引发的负面影响,应该把握灾难性新闻报道传播信息、澄清事实、解疑释惑,警戒世人的目的,以此来衡量新闻报道,尤其是影像报道的品味,任何与公众利益、受害者利益和社会效果相背离的影像应该坚决抛弃。与此同时,灾难性新闻的影像报道要把握“度”的问题,在新闻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能失衡。在2004年底发生的印度洋海啸的报道中,新浪网长时间将“印尼尸横遍地”、“海里的浮尸”、“海啸中死去的婴孩”等图片悬挂于网页中心位置,长时间的视觉和心理强烈刺激侵蚀着受众积极的心态、正常的认知,使人们产生恐慌。如果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这样的信息,长此以往,受众对此类影像习以为常,势必使这种“非常态”情景成为“常态”情景,潜移默化中最终破坏社会整体和谐的心理结构,特别是对未成年人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在灾难性新闻的影像报道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以最佳的方式传播这类新闻需要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根本上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人文素质,摒弃浮躁心态,通过对身处灾难中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性和人类未来的思考,对生命的珍视,努力向受众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价值观,弘扬人性中的真善美。此外,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有待完善,媒体内部的“把关”职能也不能轻易放松,这些都关系到影像传播的最终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健,《图像时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3、杨晓军,《摄影传播伦理面面观》,中国摄影论坛

4、张燕,《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中广网, 2006年

5、巴小芳,《新闻前哨》,2008,6

6、王欢院、田刘,《注意和防止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负面影响》,《今传媒》,2007,12 



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投诉举报电话:0871-64141426 投诉邮箱:ynjx2013@163.com 

版权所有:云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云南记协) 云南省新闻学会
电话:0871-4168212  传真:0871-4141426  滇ICP备:05004575号 公安备案:53010203602020
 

Powered by PageAdmin CMS Free Version